首先,是它的规模大。整个项目,特别是乙烯部分的8套装置均达到了世界级规模。其中,100万吨乙烯裂解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单套装置,45万吨聚丙烯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单套装置。大乙烯的建成投产,使天津的年乙烯加工能力达到120万吨,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1550万吨,标志着天津拥有我国最大的乙烯生产企业,并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炼油加
工基地。
第二,是它的先进性。大乙烯生产装置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工艺流程,炼油、乙烯所采用的技术均达到当今国际石油化工行业先进水平。项目的生产管理模式与国际先进石化企业接轨,工艺操作采用信息化系统集中控制,人员精干高效,达到国际一流水平。
第三,是它的创新性。大乙烯项目是我国乙烯技术装备国产化的依托工程,其中的百万吨级乙烯裂解气压缩机和冷箱等多种关键设备,均由我国自主设计,自主研发制造,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,炼油和乙烯设备的国产化率分别达到91.5%和78%,是全国同类装置中国产化率最高的项目。
第四,是它的环保性。项目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, 用于环保和清洁生产的投入超过20亿元。在炼油能力提高2倍、化工能力增加5倍的情况下,二氧化硫、烟尘等的排放量不仅没增反而大大减少,其中二氧化硫的年排放量从项目开工建设前的2.1万吨降到了目前的9400吨左右,降幅达54%。特别是,项目年耗新水量为0,因为这是全国第一个只“喝”海水的乙烯工程,一年下来就可省下自来水4000万吨。先进的循环冷却水系统,更使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8%以上。
第五,是它的经济性。大乙烯项目主体建设投资268亿元,加上配套工程,达到340亿元。如此巨额投入的项目,在建设时期对地方经济的拉动即已显现。据统计,整个项目共使用钢材25万吨(相当于鸟巢用钢量的2.3倍),铺设电缆9425公里(相当于地球半径的1.5倍), 安装工艺管道1940公里(相当于把管道从天津铺到香港)、动静设备和电气设备2万余台(其中最重设备1650吨),完成土方466.5万立方米。在项目建设高峰期,有近百支队伍、3万余人奋战在工程现场,仅粮食一天就要吃上3万公斤。
而且, 重要的是, 项目装置达到满负荷后,每年可产出高质量成品油587万吨、乙烯等化工基础原料320万吨、高端合成树脂和化纤150万吨、液化气等其他产品75万吨。
从目前的情况看,今年大乙烯项目可新增销售收入600亿元,使天津石化总体销售收入将达到880亿元,带动下游产业及配套工程投资约1000亿元,直接或间接增加就业岗位2万余个,拉动天津工业总产值增长约4个百分点。
来源:天津日报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