概述
ECFA是“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”,完整英文名为ECFA(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),不过这是台湾方面的称呼,真正的名字(中英文)要等两岸正式谈话才能确定。
ECFA的由来
ECFA涵盖两岸间主要的经济活动,包括货物贸易及服务贸易的市场开放、原产地规则、早期收获计划、贸易救济、争端解决、投资和经济合作等,目的是要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,推动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。
内容
1. 适用范围:两岸
2. 签 署 者:大陆与台湾
3. 签署方式:采用架构协议
4. 签署内容:可能包括商品贸易(排除关税和非关税障碍)、服务贸易、投资保障、
智慧财产权、防卫措施、经济合作,以及经贸争端的解决机制等。
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
是指在世贸允许的框架内,两岸类似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合作协议。台湾马英九政府为了缓和民进党与台联的反对,将台湾与大陆可能签署的CECA改为ECFA。CECA,台湾媒体戏称为“CE咖”,是“经济合作框架协议”的英文简称。这个安排类似香港与内地的CEPA,不过台湾官方顾虑如果照搬CEPA,会被台湾一部分民众特别是民进党的支持者认为是将台湾“香港化”,因此,在设计协议的名称与内容方面都与CEPA有所不同。中国内地与香港的CEPA,以及内地与澳门的CEPA,都是一国两制下的安排,也是因为香港、澳门都是世贸的成员,具有独立的关税系统,因此这样的安排必须符合世贸的相应规定。台湾在世贸的地位,其实与香港、澳门相同,大陆与台湾签署类似CEPA的协议,具有法律基础。 尽管,如果与大陆签署这个协议,国民党有足够的票数在立法院让其通过,但是,还是将名称作此调整为宜。
早在2005年4月,国共两党领导人举行会谈,共同发布了“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”,揭示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。五项愿景其中一项就是:共同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,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。
其后,两岸各界有识之士不断探讨和呼吁,两岸应以签署协议的方式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,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,推动经济合作制度化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