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| 收藏本站 | 联系我们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 > 启智驿站
他的9.2,一半是骂声,一半是眼泪
更新日期:2021/6/5  浏览:1521

 如果让飘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们刚刚告别的5月,那大概是:

  萧瑟。

  仿佛背离了春日秾丽的初衷,这个月发生了好几单令人心情沉重的新闻。

  其中多少,都与死亡有关。

  有的,让人从震惊到愤怒。

  有的,让人从愤怒到悲伤。

  还有的,让人从悲伤到温暖……

  所以今天,飘想用一部9.2分的韩剧,和大家一起认真告别这个萧瑟的五月:

  Move to Heaven:我是遗物整理师。(以下简称《遗物整理师》)

  剧集主题与死亡有关。

  讲述的,却是生者如何从死别中得到治愈和救赎。

  这也是飘最想对大家说的:

  假如能够认真对待所有的告别,一切悲痛就不会毫无意义。

  唯有正视死亡,才能活得更加坚定。

  搬家·告别

  顾名思义,《遗物整理师》讲述的,是一个有些特殊的职业。

  剧集改编自韩国作家金玺别的作品《离开后留下的东西》,而他本人正是韩国第一代遗物整理师。

  这份在东亚文化中有些“不吉利”的工作,却承载着太多跨越生死的意义。

  剧中,男主韩可鲁(汤峻相饰)是一位患有阿斯伯格症的少年。

  他从爸爸手中接管了“天堂移居工作室”。

  工作室的日常,就是接受委托,踏入已逝者的住所,将之生前的所有物品进行整理。

  “有人死去时,我的工作就开始了。”

  对于很多“整理师”来说,这或许只是一份有点“晦气”的打扫工作。

  草草收拾一下,贵重物品交给家属,其他通通丢掉就好。

  但天堂移居工作室,却坚持郑重地对待每一次整理——

  进门第一件事,是脱帽肃穆,对着空气鞠躬:

  您好,您于xx年xx月xx日离开人世,我们来为您进行最后一次搬家。

  令人感慨的是:

  这些需要整理的情况,往往都是“非正常死亡”。

  正因为离开发生得太过仓促,才需要整理师来帮助画上最后的句点。

  而遗物整理师面对的人生,也往往是令人唏嘘的:

  受伤孤独死去的年轻人,死去很久才被发现的独居老人,遭遇变态惨死的年轻女性,在阻止疯狂患者时不幸死去的医生……

  死亡这件事,对一般人来说,很多时候都是抽象的。

  但那些死者生前的物品,却充满了具体的触动和冲击力:

  所有留下的事物,不仅仅是没有被带走的物品,更是亡者还没来得及告别的人生。

  你看。

  在被死神选中之前,他们和我们也并没有什么不同——

  努力工作,畅想未来。

  有暗恋的人,有牵挂的事。

  有懦弱的时候,也有勇敢的决心……

  唯一不同的是,他们离开得太早。

  还没有来得及,被这个世界好好善待。

  《遗物整理师》中,其实囊括了很多尖锐的社会议题。

  弃养、空巢老人、医闹、工伤、同性恋……

  但,全剧的氛围并没有丝毫的偏激。

  它没有选择把死亡当做武器。

  而是在郑重与平静中,给予了死者最大限度的尊重,将死亡视作一场诗意伤感的告别。

  比如会给最后整理的箱子,认真地写上逝者的名字。

  取材于死亡题材的影视剧,此前已经有过不少为人熟知的佳作。

  比如日本电影《入殓师》和日剧《人生删除事务所》。

  说到底,这些作品之所以戳中人心,是因为它们做了我们常常做不到的事:

  正视死亡,好好告别。

  在我们的文化体系中,对死亡总是本能地避讳,更别谈死亡教育。

  以至于当死别真的来临,我们也只能仓皇地被巨大的悲痛、遗憾和困惑淹没。

  别误会,飘不是想说这些悲痛和遗憾都是必须终结的。

  恰恰相反,悲痛、遗憾和死亡本身,都是应该得到更多正视的。

  正如感动无数人的丹麦绘本——

  《爷爷变成了幽灵》。

  当我们深爱的人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,我们不是只能蹲在角落痛哭。

  至少,我们还应该好好同ta说一声“再见”。

  死亡·孤独

  死亡最可怕的是什么?

  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。

  而提到死亡最可怕之处,飘总会不可避免地想到孤独。

  记得中学时,在张爱玲文集里,曾读到友人林式同记录的张爱玲之死。

  中秋节的前一天,离世一星期的她,才被房东发现死在洛杉矶的公寓。

  印象最深的是,林式同描述踏进张爱玲家中整理时的情况:

  她的家几乎家徒四壁,却有大量的灯泡,和一天到晚开着的电视。

  因为她怕黑,怕冷清。

  这个小小的细节,令当初的我第一次“嗅到”死亡的气息。

  冰凉的,凄冷的,阴森的,潮寒的。

  孤独的味道。

  《遗物整理师》中讲述的死亡,许多也交织着冰凉的孤独。

  孤身死去的年轻人,从手中滑落的手机。

  死去多日才被发现的老人,床下变得黏腻的纸钞。

  又或者,死亡本身就是注定与孤独相伴的——

  弥留之际最后的心愿,离开世界悬而未决的遗憾,藏在心底真正的期望和热爱……

  在死亡面前,都只能变成了无法说出口的秘密。

  而主角们的存在,就是替死者,“读出”那些他们说不出的话。

  怎么读?

  从遗物中,梳理出他们的生活,猜想出他们的心愿。

  你看,那个在考试院因破伤风死去的年轻男孩。

  抽屉里有好多好多便利店的小票,时间都是加班后,商品都是打特价的饭团。

  ——努力省钱、省时间的他,一定过得很辛苦吧。

  再看,他桌子上有和爸爸妈妈的合影。

  背包里放着去除汗味的芳香喷雾。

  每天都去的那家便利店,收银台的女孩笑得很甜。

  ——这样辛苦的他,也依然努力追求着幸福啊。

  而读出这些死者心声的,也是两位“孤独”的主角:

  韩可鲁,阿斯伯格症候群患者。

  患有强迫症和社交障碍,是别人眼中的“残疾人”,同时也是记忆力超群的天才。

  他的孤独,来源于与生俱来、与常人格格不入的特别。

  曹尚久(李帝勋饰),可鲁的舅舅和监护人,一位打黑拳的出狱人员。

  处处反叛,充满戾气。

  桀骜不驯的外表下,却藏着一颗善良正义的心。

  他的孤独,来源于一次次对世界失望后,亲手为自己建造的坚硬外壳。

  两位主角孤独的原因,就像是放大了的我们——

  因为“不同”,所以不被理解、不被接受。

  又渐渐的,因为“失望”,所以拒绝被理解、拒绝被温暖。

  而在一次次的遗物整理中,他们自身的孤独似乎也在被渐渐治愈——

  他们为那些不幸的人们整理物品,也整理人生。

  他们尽力去弥补那些生前没能实现,甚至没能被看见的心愿。

  而治愈的方式,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“驱除”。

  而是“接纳”。

  孤独有解药吗?

  飘飘无法坦然地给出肯定的回答。

  因为我深知,几句鸡汤不可能消弭那些我们必须独自与孤独对抗的时刻。

  但我也深信:

  知晓还有很多“战友”的存在,会让我们在对抗孤独时,更加勇敢,也更有力量。

  所以,希望你能知道。

  在这个世界上,还有很多人,和你共同仰望着星空,共同品味着这孤独的味道。

  活着·念想

  一位患上阿兹海默症的老奶奶,每个工作日都会去银行取钱。

  每一天她都会开心地把钱收好,然后第二天又完全忘记,重来一次。

  就这样重复了123天,直到老奶奶在家中孤身死去。

  进行遗物整理时,主角在纸钞上看到她认真写下的取钱原因——

  给儿子买西装。

  她忘了全世界,却还在用尽全力记得多年前的心愿:

  儿子上班了,用第一笔工资给妈妈买了高级的保暖内衣。

  自己也要记得,给他买一身体面的西装。

  一位年轻优秀前途大好的医生,心底藏着不被祝福的深情。

  他无数次痛恨自己的懦弱和无能。

  他无数次想象自己鼓起勇气的模样。

  直到他被疯狂的病人划伤颈动脉,流血死亡。

  遗物整理时,看到了他始终没有送出的,郑重的礼物和心意。

  给他的同性恋人的。

  “我想要为了你,变成更勇敢的人啊。”

  “我不会再放开你的手,直到死亡。”

  看这部剧时,飘一面为那些未竟的心愿流泪,一面想:

  很多人绝望时,都会陷入“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”的自我质问之中。

  甚至曾经看到选择轻生的年轻人,在遗书里疲惫而绝望地写:

  “找不到活着的意义,对一切都无法提起兴趣。”

  可是,会不会从一开始,我们就误会了“活着的意义”呢?

  当目睹死亡是如何冷漠而霸道地给一生划上句点,我们也忍不住回头去审视自己的人生:

  我们最终会在自己的生命中留下什么呢?

  回望这一生,究竟什么是无关紧要的,什么是决不能被舍弃的呢?

  死亡到来时,没有几个人会真正惦记那些宏大的命题。

  我们真正眷恋不舍的,都只是生命中那些细碎的、平常的、真实的、本能的悸动。

  母亲对孩子的呵护。

  恋人对彼此的牵挂。

  被抛弃的痛苦与不甘。

  没能说出口的祝福与再见……

  前几天,飘把《遗物整理师》推荐给了好朋友。

  她看完说:

  “每集一半时间都在哭,但又说不出自己哭的究竟是什么。”

  是啊,当我们被死亡触动时,戳中我们的究竟是什么呢?

  或许,就是最简单的“活着”的认知吧。

  活在这个世界上,我们想要追求的事太多了——

  很多很多的爱,很多很多的钱,美丽,健康,权力,快乐……

  但同时,我们无法改变的事也太多了——

  平庸,孤独,生离,死别……

  并不是所有追求,都能得偿所愿。

  可是念念不忘,不也很好吗?

  并不是所有的悲伤、孤独、意义都会迎来答案。

  可是没有答案,不也很好吗?

  比起沉重的“意义”,或许我们更应该在生命中珍惜的,是那些自然的“念想”。

  生命的鲜活之美,并非体现在一定要追求些什么。

  而是真实地、简单地、本能地、努力地活着。

  死别的“治愈良方”或许也在此处——

  会继续好好的生活。

  不抗拒悲伤,不忘记快乐。

  给可能不放心的人“请放心”的信心。

 
·  ABS树脂 (ABS RESIN)
·  AS树脂 (AS RESIN)
·  GPPS树脂 (GPPS RESIN)
·  HIPS树脂 (HIPS RESIN)
·  PMMA树脂(压克力)
·  PC树脂(聚碳酸酯)
·  ASA树脂 (ASA RESIN)
·  PC/ABS合金 (PC/ABS ALLOY)
·  TPE(热塑性弹性体)
·  MS树脂 (MS RESIN)
·  Q胶 (Q RESIN)
·  POM树脂(聚甲醛)POM RESIN
·  导电与抗静电产品 (Conductive&Antistatic)
·  PC、ABS玻纤产品 (PC/ABS+GF)
·  PPO(聚苯醚)
·  PBT(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)
·  PET(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)
·  PA66、PA6(聚酰胺)(尼龙)
·  MBS树脂
·  TPU橡胶(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)
·  LGP导光板(Light Guide Plate)
版权所有:北京奇美玉隆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     友情链接:奇美实业 设计制作:无忧网络     京ICP备20003290号-1